集邮有点年头了,实寄封也收集过一点,以前都是从网上买,看好了就下单,简便快捷。后来尝试着互寄,觉得可以节约成本,又能认识邮友,一举多得。真的进去,发现不全是那么回事。
怎么说呢?一言难尽。互寄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当成玩儿,千万不要认真,更不能较真。目前,新邮发行时间不固定,不可能全部集中在节假日。对于很多工薪族而言,专门请假从事互寄,领导的脸色,工作的衔接,同事的议论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重磅“压力”。
即便是遇到周末、节假日,不是每一个邮局的集邮柜台都上班,遇到不上班的集邮柜台,或是新邮首日无法保证邮品按时到达的集邮柜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互寄兴叹。
所以,经常会有邮友因为工作原因,或是遇到不上班的集邮柜台,导致无法按时互寄。遇到这种情况,对方切莫当真,一旦当真,或者较真,觉得自己“吃亏”了,我既然给你寄发了首日实寄封,或者明信片,你不给我,就是“欺骗”我,不诚实,人品有问题,气呼呼的讨个公道,或是电话短信,或是微信QQ,闹得双方不欢而散,从此形同陌路。
互寄不能强调“有偿交换”,不能斤斤计较,更不能以邮品多寡论英雄。天南海北的邮友,都是通过集邮这一共同爱好走到一起,又通过互寄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和沟通,邮谊地久天长。所以,互寄是闲时间的“闲玩”,属于集邮衍生产品和延伸爱好罢了。
我从事互寄这几年,非常感谢乌鲁木齐朱为轴邮友、上海李渝麟老师、上海方新邮友、辽宁姚亚杰老师、广西周东昕老师、南京帅虎老师、山东申家谓、南京赖海兵等十多位邮友,这些邮友、老师多数素未谋面,却是常年坚持馈赠封片,不求回报,不管我是否回寄,都是时常能收到饱含邮谊友谊的封片,令人感慨万千。正如周东昕老师所说,邮谊在心不在邮,真乃字字珠玑啊!
互寄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而不是金钱。几元钱的套票,几块钱的车票,100%的邮友都支付的起,支付不起的正是时间导致的工邮冲突。笔者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外出和加班,不能按时保证每次新邮的互寄,只能有选择性互寄,所以逐渐减少了互寄。
为了不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我互寄从不苛求对方回寄,有的时候寄给对方的,只要是平信,一般不留姓名,就是不想给对方增加心理负担,有是用铅笔轻轻的写上“不必回寄”字样,便于对方擦拭掉。
一般而言,我都是随机的,不能保证每一个邮友每一次寄发,实话实说如果都是挂号信那样经济负担较重,试想一次几十枚在现场加盖纪念戳、办理挂号等手续也是费时费力,根本来不及。所以,我采取随意和随机的方式,绝大多数用平信,能去现场就寄,去不了就算,不苛求,不强求,固定十几位就行了,不敢多,多了负担不起。有时候外出旅游,习惯随身带上封片,或者邮友地址,有时间遇到了就寄,遇不上就算。
这些年,互寄封片呈现一种逐年下降的趋势,平信丢失率居高不下更是严重制约互寄发展的“毒瘤”和“顽疾”,已经到了令集邮者们拍案而起的地步了。很多机戳实寄封被不懂集邮的邮递员当成广告信函随意丢弃更是不在少数,不加盖落地戳也是饱受诟病。
正是因为各种因素,导致越来越多的邮友要么主动放弃,或是被迫放弃,不一而论。不少邮友选择从网络上购买现成的实寄封片,省时省力,我更是深有同感。
因此,呼吁和倡导广大邮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互寄,更呼吁用一种平常心看待互寄,正所谓没有不散的宴席,遇到那一个邮友无法互寄了,不必苛求,更不要找上门去“兴师问罪”,多理解,多包容,多担待,就是一个“玩”字,没必要。
互寄,只要开心就好,不是吗?作者:西安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