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8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千里江山图》背后的轶事

2017年2月2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发行2017-3《千里江山图》特种m88一套9枚,《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六,由北宋·王希孟作。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千里江山图》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千里江山图》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千里江山图》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千里江山图》特种m88

其实,中国名画不少,但从来没有像《千里江山图》向世界和国人面前全面展示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徐徐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千里江山图》的出现,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自豪了一把,同时也震撼了世界。一位艺术史学家说,它“融合了唐朝的亮蓝和湖蓝的绚丽色彩和北宋的宽广空间和缜密设计”,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但由于年代已久,资料缺乏,该画史料很少,而且许多传说不正确,今天梳理下,披露一些《千里江山图》的轶事。

一、王希孟是什么地方人?

在2017年新邮背景资料中,对他的出生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仔细考证。现在根据美术史教材和河南原阳县新闻网站信息:王希孟是北宋河北武原(今河南原阳县)人。

武原古称博浪沙,因张良刺秦于此而闻名于世。自秦汉至元代,先后出过13位官抵宰相之职的著名历史人物。根据现存的大宋疆域全图显示:现在的河南原阳就处于河北西路辖制,北宋的行政区划是以路为划分,而不是指河北省某地。现在原阳县是1950年3月由原武、阳武二县合并,以二县首字得名,目前属河南新乡市。

二、王希孟出生年月

现在网上和一些美术书籍,对他的出生年月标注很乱,如出生有1093、1094、1096,到底他活到几岁更乱,有的不标或约多少年,因为失踪了。甚至有的还出现(公元960-1276年),活的够长,王希孟的百度百科给出的出生年月是(1096年—1119年)。

三、王希孟到底怎么死?

据《千里江山图》卷后蔡京题跋,知其18岁时为徽宗画院生徒,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清人曾推测他完成此画后不久即去世。现在人甚至这样有声有色这样描写他:“王希孟绘成此画时年仅十八岁,由于过度地刻苦、勤奋损害了他的身体,二十出头就英年早逝,令世人扼腕叹息!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件极其珍贵的历史画卷和资料。”但根据《北宋名画臻录》(清代的善本),对《千里江山图》记载文字不多,但明确告诉我们,王希孟是被皇上赐死。

《北宋名画臻录》原文记载:王希孟,北宋徽宗人,少时有异相,生时有瑞鹤东来,众人皆言有大贵。聪颖博学,善诗文,通音律,工书画,犹善剑术。十岁被召至宫中待驾,徽宗亲授画技,曰“其性可教”。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工山水,作品罕见。徽宗政和三年,呈《千里江山图》,上大悦,此时年仅十八。后恶时风,多谏言,无果。奋而成画,曰《千里饿殍图》。上怒,遂赐死。死时年不足二十。

另又记载:时下谕赐死王希孟,希孟恳求见《千里江山图》,上允。当夜,不见所踪。上甚惊疑之,遂锁此图与铁牢,不得见人,而封天下悠悠之口,此成千古迷踪,可叹世人不得而知也。

四、《千里江山图》不是他唯一作品

根据以上《北宋名画臻录》的记叙,我们可以了解到,王希孟除了《千里江山图》之外,还画了一幅《千里饿殍图》,看名字,应该是一幅类似流民图,流民失所,食不果腹,体现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破败不堪的长卷,画好之后,进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看过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处死了王希孟。可怜一代奇才,竟然死的时候不到20岁,真的是可惜、可叹。当然这幅画也不会流传到今天。因此,《千里江山图》不是他唯一作品,现在我们称赞他仅有的以一张画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这样说法恐怕就不妥。应该称《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流传至今的作品。

五、《千里江山图》是诗意作品

现在集邮者一遇到中国画山水作品,总喜欢研究它是主图,找实景描写的所在地。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不同,是写意,没有美术基础也能画;而西方画是写实,必须有素描、写生的基础。前几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有许多人到浙江富阳去寄,去年《刘海粟作品选》到黄山去寄,不是画面上某个景物所在地决定的,而是依据创作构思、画稿的名称确定的。《千里江山图》取平远之景,为千里江山风貌。场面浩大,景物繁多,前无古人。王希孟生活在皇宫中,并无写生获得图像的可能,所以此图更是是一种诗意的想象。而且当时在诗意中寻找绘画题材,也是徽宗朝画院的一个特征。何况现在是千里江山,你到哪里去寄?

六、《千里江山图》流传过程

应该说《千里江山图》当时是蔡京收藏。蔡京(1047-1126)是何许人,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当时是北宋宰相,民间人们印象是“奸臣”,但他同时也是个书法家。根据该画蔡京的题跋,该画是皇帝当成奖品赏赐给他的。原文:“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不久,北宋消亡,该画收人南宋内府,也可以说此画曾带到临安。宋灭后,被元代高僧,书法家李溥光收藏,元世祖很崇拜他,曾特封他为昭文馆大学士、赐玄悟大师,当然也就有机会得到此画收藏。明末清初此画被著名藏书家、文学家梁清标(1620-1691)收藏。梁清标,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在明朝也是个大官,到清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现在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七、《千里江山图》建国后只公开展出过两次

根据故宫博物馆介绍,不只是普通观众与这幅名画“缘悭一面”,就是故宫的专家们,见到该画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千里江山图》曾经公开展出过两次。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一次是80年代。到现在,已经又是30多年未与公众见面了。什么原因导致了《千里江山图》如此“深藏不露”?因为《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很多矿物质的颜料,颜色很厚,时间长了以后,只要打开画卷,颜料就会掉落,损伤画作原貌。由于现在的装裱技术实际上没有超越以前的水平,特别在古画修复上没有重大技术突破。《千里江山图》在这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没有修裱,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对于开卷就会受损的《千里江山图》,首要任务就是保护。目前流传图稿,包括这次m88设计原稿,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人民美术出版社等5家专业出版社合作拍摄的图片,这也是迄今为止《千里江山图》最后一次被拍摄。

当然《千里江山图》目前有复制品。2011年,故宫博物院破格首次将《千里江山图》全卷授权,三百年老字号“荣宝斋”按原作1:1全卷真迹仿造,荣宝斋也将《千里江山图》全卷高仿作为向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

其实现在博物馆文物展示,许多都是真迹高仿造作品,因为现在高仿技术不只从纸张、笔势、墨彩的晕染都与原作到达完善统一,就连历朝传播中留下的印痕、保留不当留下的尘埃水渍,都清楚可见,绝伦高仿工艺是完全可以达到逼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