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新疆朋友寄来的两枚明信片,宣传旅游的纪念邮戳。新疆是个好地方,三山夹两盆的地理风貌,美丽的大草原令人向往;葡萄干、哈密瓜两人口涎欲滴;新疆的美食也是很吸引人胃口的。不过我更喜欢那明信片上的邮戳——子午路。
在中国古代,子和午都是一个计时的单位。那个时候,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名,其中“子时”相当于现在每天23点至1点之间,又称“夜半”;丑时相当于1点至3点,又称“鸡鸣”;寅时为3点至5点,又称“平旦”;卯时为5点至7点,又称“日出”;辰时为7点至9点,又称“食时”;巳时在9点至11点,也称“隅中”;午时在11点0至13,也称“日中”;未时在13点至15点“日昳”;申时指15点至17点,也称“哺时”;酉时指17点至19点,也称“日入”;戌时是指19点至21点,也称“黄昏”;亥时是指21点至23点,也称“人定”。这种计时方式西周时就已开始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子和午还是一个方位名词,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在地面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的线被称作经线,又称作子午线。为了更准确的地位,地球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又称零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起,分别向东和向西计量地理经度,从 0°到 180°。1884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子午线会议决定,采用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早就知道越往南日影长度越短,越往北日影长度越长的原理,但没有形成明确的大地是球形的观念,也没有实际测量日影长短差与距离的准确比例,只是在大地是平面的假设前提下推得一个结论:南北相距千里,日影长度相差一寸。在隋代大业初年(约604-607),天文学家刘焯(544—608)就对这一结论表示怀疑,他提议:“请一水工(进行水平测量的工人),并解算术之士,取河(黄河)南北平地之所,可量数百里。南北使正,平地以绳。则天地无所匿其形,辰象无所逃其数。”大业三年(607),隋炀帝下令各地测影,惜因刘焯逝世而未果。100多年之后,天文大地实测工作的重大使命就落到了唐代开元年间的天文学家僧一行的身上。从开元十二年(724)起,一行主持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天文大地测量工作。他在全国选择了12个观测点,并派人实地观测,测量了当地的北极星高度,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时日影的长度,以及四地间的距离。最后经一行统一计算,得出了北极高度差一度,南北两地相距351里80步(即现在的129.2公里)的结论。这虽然与现在1度长111.2公里的测量值相比有较大误差,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子午线实测,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记得上学的时候历史教科书上记载僧一行是巨鹿人,巨鹿就是现今邢台的巨鹿、平乡一代,很值得邢台人骄傲。作者:闻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