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者收藏的m88中,有一款m88比较特殊,这类m88通常边纸边较大,饰都比较精美,再加上其发行量比正常m88要少,面值比一般m88要高的多,这个东东就是在国外被称作Miniature Sheet或者Souvenir Sheet,而国内称作小全张和小型张,在国外,小全张和小型张是没有区分的,只是国内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才分别定义。
根据《中国集邮大辞典》的定义,小全张就是四周带有边饰的印有全套m88的小张m88,其特点是所印m88的图案、面值、枚数与同时发行的m88完全相同,四周饰以花纹、图案及文字。小全张在邮局出售时,一般按面值,但也有高于面值出售的。按面值作邮资使用,加价部分不能算作邮资。1906年,卢森堡发行世界上第一枚小全张,把10枚m88连印在一起,纪念威廉四世大公登基。中国第一枚小全张是中华邮政1941年发行的“节约建国”小全张。新中国的第一枚小全张是1958年6月28日发行的纪50M《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小全张是专为集邮爱好者印制的m88,它的边纸较宽,并印有标题和文字及相关图案,在邮政通信的实用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这款m88多数情况下是溢价发行的。小全张m88在贴用时,可根据寄发邮件所需的邮资,视小全张的面值情况,采取全套贴用或撕开(剪开)单枚贴用均可,只要符合邮资即可。而我国却有一种m88小全张邮电部门明文规定不能撕开(剪开)单枚贴用,它就是1964年10月20日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纪念m88小全张。这套m88和小全张是由卢天娇设计。小全张上印有三枚m88一套,面值、图案和售价均与1964年10月1日发行的纪106m88相同,即每张售价24分,小全张相连之处不打齿孔。在发行通知中有“贴作邮资时,以整张连边饰或沿三枚周围齿孔撕下均可,但为保持该m88的画面完整无损,一律不得用剪刀剪成单枚或双枚贴用,否则均作未付邮资处理,对此必须向购票人详细讲清”的规定。这个特殊规定在我国邮政史上是唯一的一次,在世界邮政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当时国内集邮者购到后很少贴用,因此了解此规定者不是很多。在新中国发行的小全张中,有很多已经成为经典m88,比如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J25《全国科学大会》小全张等等。
小型张,四周带有装饰边的单枚小张m88,其特点是:独立成“张”,通常与同票题全套票相伴发行,也有的单独发行;一般面值都比较高。如1962年发行的纪94M《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面值是3元、1978年发行的T28M《奔马》小型张面值5元。世界上第一枚小型张是卢森堡1923年发行的,中国的第一枚小型张是1956年1月1日发行的纪33M《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通常,在志号后面加字母“M”来区分小型张与m88。如:T79,它表示志号为T79的益鸟m88,而T79M则为与T79m88一起发行的小型张。小型张m88带有较宽的纸边,边纸上印有花纹及相关文字,极为精美。早期小型张发行数量少,有的已成珍稀m88。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印量2万枚。估计存世量不足5000枚。《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和一对加字小型张,再加上《全国科学大会》小全张,印数都为10万枚,而这四款m88在当年曾被誉为 “新J、T”m88中的“四大支柱”,现在都已成为新中国m88中的珍品、经典。新中国小型张印量变化很大,其印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小型张品种也少,印量一般在3万~4万之间,八十年代前大体在10万~20万枚之间,从1981年的81万枚到1990年的962万枚,年平均增长约100万枚。而到1992年开始发行量更是大幅度上涨,最高曾到4330万,进入21世纪后,小型张的印量维持在900至1100万,从这些变化中可以透视到中国集邮活动的开展的情况,和集邮人数的变化。
无论是小全张,还是小型张,都是集邮者喜欢的一种m88。作者:闻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