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集差强人意的原因之一,可能出于专为本次邮展制定的《评审规则》存在缺陷,再就是辅导老师的专业知识不足。《评审规则》共有4条,其第一条为“作品立意(25分):要求立意新颖健康,贴近中小学生生活”,这就很难让评委掌握。展示上海世博会m88的展集立意固然新颖,但一部名为《伞》的邮集不也贴近生活吗?很难具体打分。实际上这一条就不成为“规则”。再如最后一条“邮品品相(25分):熟练掌握最基本的集邮常识,参展作品必须品相好(珍罕邮品可除外)。”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珍罕邮品”的界限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楚。整个《评审规则》对于邮品的珍罕性没有要求,实际操作时,成人评审员不可能不考虑向商品价格较高的邮品倾斜。参赛邮集的作者都是“90后”,本次邮展中出现的一些高价邮品,如1958年发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第一轮生肖猴票、1981年发行的《红档梦》小型张等,不可能由他们亲自从邮局窗口按面值买到,当然,我们并不排除现归他们自己拥有的可能性,但在集邮特色学校中开展的“一片邮集”的评审规则中,不宜对邮品珍罕性这一敏感因素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应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解释,以便于在评审实践中进行具体操作。
因此,我在接受《集邮报》特约记者任昆的采访时,说了“要用孩子的眼光来评审邮集”的话。让孩子们编组邮集,像让成人们编组邮集一样,先要让他们懂得一部“好的”邮集应当是怎样的。他们经过学习,既然能够懂得邮集的好坏,那么他们就掌握了评审邮集的基本知识,由他们来评,会少去许多资深集邮者固有的框框。
什么是框框?体现在《评审规则》中的就有“尽可能做到票、片、封、戳邮品呈现多样化”,一张贴片,凡是放了封又放片的,m88就没有地方容身,适宜的搭配应是一半版面放封或片或简,另一半放m88。我向任昆说“因为展示面有限,一片邮集尽量不要用太多纪念封“,”一片邮集中不宜出现重复的素材”。我们在展品中,看到很多部是一片只有一套m88,却还有这套m88的首日封,盖销的是这套m88的新邮发行纪念邮戳。从表面上看是“尽可能做到票、片、封、戳邮品呈现多样化”,实质上是没有真正领会“多样化”的精神。
部分邮集暴露了专题知识不够的弊病,实际上还是制作不够认真的问题。例如一张标题为《三清山》的贴片,标题错写为《三清水》,辅导老师没有发现?一张《石雕》的贴片上,展示一张1993年发行的《古代漆器》m88的极限片,m88上印有“新石器·朱漆木碗”的说明,而邮集上的说明文字却是“寿山石雕”。同类错误,如将九华山的“百岁禅宫”m88放在《嵩山》贴片上,将钧窑瓷器m88放在《龙泉窑瓷器》贴片上,将长江隧道纪念邮戳放在《长江大桥》贴片上,等等。
部分邮集暴露了集邮知识不够的弊病。例如,有的m88用了世博图章盖销,图章不是邮戳。有的邮集使用了1949年以后台湾发行的m88。有的邮集明显用纪念封的装饰图作为专题信息。
还有一张贴片用“文2”m88即“四个伟大”来歌颂毛泽东,尽管这枚m88比较值钱,但是作者至少不懂以“四个伟大”为代表的个人崇拜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浩劫的起因。来源:先睹堂主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haolin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