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近日发文《诸葛亮故里之争:襄樊南阳上下PK数百年》,引发媒体广泛转载,网友反响强烈。凤凰网发起“您心目中的诸葛亮故里应在哪座城市”的调查。截至5月19日10:33,共收获3702份投票,其中49.1%的网友选择了现今的河南南阳是诸葛亮故里,票数远远超过湖北襄樊。
据悉,诸葛亮故里之争由来已久,有关资料记载,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间,前后已达数百年。而现今参与诸葛亮故里争夺的不仅仅是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山东临沂市也称是诸葛亮故里,不过,从目前调查结果来看,网友还是比较认可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两地可能是诸葛孔明的故里。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南阳目前占据明显优势,而湖北襄樊也获得了39%的支持,仅有11.9%的网友认为山东临沂是诸葛亮故里。
背景:两地争夺持续数百年
湖北襄樊、河南南阳两地全力争夺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上可追溯数百年。“躬耕地”为诸葛亮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并无寻根旨趣,襄樊和南阳明里暗里含糊其辞,对诸葛亮攀亲附会,引为同乡,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且,两地在历史上的争夺更是在巧合中充满趣味。清道光年间,籍属湖北宜昌的顾嘉蘅到南阳就任知府,其时,襄阳人和南阳人打官司争抢诸葛亮,顾知府既不便得罪襄阳,又不愿触怒南阳,情急之下,满头大汗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置于武侯祠。但顾知府和稀泥并未消融纷争,反而让两地更加理直气壮地争抢诸葛亮,且“对联门”之后,两地的芥蒂越积越深。
到了1990年,中国邮政发行《三国演义》特种m88第二组,其中有一张是“三顾茅庐”,这无意中又触动了襄樊和南阳的历史旧怨,两地激烈争夺该组m88的首发地,“m88门”由此爆发。国家m88发行部门不得不让两地各自举办首发式。
有意思的是,诸葛亮的出生地比其躬耕地逊色了不少,这让很多人只知隆中,不知山东临沂,躬耕地的争夺盖住了出生地的风头。但山东临沂围绕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的建设早就展开,重点打造“诸葛亮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包括卧龙山、北寨汉墓群、武侯双阙、智慧桥、诸葛宗祠、诸葛茅庐等,总投资2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收入2562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为8年。
网友:南阳是正宗处处被动
山东省德州市网友“天下至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基于诸葛亮这段话,还用争吗?南阳虽是正宗,但处处被动,并没有从这场争战中获得什么好处,相反襄樊确实获利不少。
深圳市网友“城市部落”:其实诸葛亮那个时代,襄阳属南君,根本不归南阳管。南阳郡连襄阳都不管,怎么会跑过汉水去管一个襄阳的小山包?诸葛亮只有在南阳那里才有地种,去过这两个地方的人都知道,躬耕地在南阳,一点事都没有。不但诸葛亮自己这么说,地理现状也摆着。
广州市网友“琅缳”:当年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活动的范围在如今的南阳、邓州、新野和襄阳的部分地区,这是毋庸置疑的。襄樊何必非要死口说诸葛亮躬耕地就是在襄阳?难道别的地方他一点都没去过?焉知百年、千年之后,襄阳这个名字辖下又会是哪些地方呢?说不定有些地方又归南阳管了,那那个时候还要争什么呢?
重庆市网友“康夫小熊”:“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祖籍是山东临沂,诸葛亮父亲是泰山郡的郡氶,母亲早亡,父亲在其八岁时也死了。后尾随其叔父至荆州,在好友刘表处暂住,躬耕南阳。“南阳”得益于那篇《出师表》。人家是彻头彻尾的山东人。
北京市房山区网友“bjwzr2588”:南阳的卧龙岗和襄阳的隆中我都去过,两处都有诸葛亮的故居(但无法考证具体建立年代,为此我专门观察过,但无解,后来,我还专门查了资料,还是无解)。特别是1979年隆中还再大兴土木,亲眼看到石工们四个人抬一块大石条嘿幺嘿呀的往半山腰运,真实体现了过去劳动人民的艰辛。
作为诸葛亮的崇拜者,我以为,两处再也不要打口水官司了。南阳襄阳都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诸葛亮在那一带汉江、白河区域发挥了他的聪明才干是不争的事实。从卧龙岗看到像是诸葛亮的农耕之处,此处土山靠天收获。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也是个造就人才的好地方。我们假设这个地方就是起初的三顾茅庐之处。但隆中对《出师表》绝对不会在卧龙岗产生,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跟刘备到了他的根据地襄阳(刘备借荆州,其实荆州就管辖襄阳)隆中,在隆中这个北临汉江背靠大山的幽静之处,他必然要给刘备一个交代,绘制建国大业的蓝图,才有了传世佳作《出师表》,有了《出师表》他才正式出山踏上了联吴抗曹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