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8

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清源山》特种m88

志号:2015-14

类型:T

发行时间:2015-07-18

中国邮政定于2015年7月18日发行《清源山》特种m881套3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5-14

图序     图名    面值

(3-1)T   天湖 80分

(3-2)T   祈风石刻 1.20元

(3-3)T   老君岩   1.20元

m88规格:50毫米×30毫米

《清源山》特种m88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16枚

整张规格:240毫米×150毫米

版别:胶雕套印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计者:郭华卫

雕刻者:尹晓飞、刘明慧、于雪

责任编辑:李可心

印制厂:北京m88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清源山地处福建泉州市北2.5千米,耸立在晋江平原之中,为泉州的主山,山上泉眼诸多,又名泉山。泉州之名,亦从山而得。唐宋年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也由此山得名。山有三峰,中峰有清源洞、蜕岩、紫泽宫诸胜,左峰有瑞像岩、碧霄岩、龟岩、赐恩岩诸胜,右峰有南台岩、弥陀岩、老君岩诸胜。景区以三十六洞天、十八胜景闻名,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誉,与九日山、灵山圣墓一起组成清源山旅游景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清源山属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岩石突兀,最高海拔498米。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成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700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其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天湖】位于清源山海拔368米的山海大观意境区内的虎乳泉下方。工程于1994年10月动工,1996年6月建成蓄水。天湖大坝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积12000平方米。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在天湖西南辟有清源山天湖邮政支局(362000)。

祈风石刻】位于泉州西郊南安市的九日山(丰州邮政支局,362333),距泉州市区约七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日山,高80多米,因晋代南迁者,每年重阳节都要至此登高驱邪,故名。宋代泉州海上交通相当发达,往来于泉州的蕃商众多。当时远航全靠风驱动,来泉的蕃舶要在春夏依东南风而来,秋间则顺西北风而去,需要祈求神的帮助。官府为迎送蕃商首领,鼓励来泉贸易,每年春夏秋冬之交,府郡及市舶司官员都在九日山南麓的延福寺、昭惠庙举行祈求海船出行、归航顺风平安的典礼仪式,敬祭海神,向通远王祈求赐风,让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仪典隆重肃穆,礼毕勒石记事。

九日山因“山中无石不刻字”闻名海内外,东、西峰的山崖上现存宋至清历代摩崖石刻75方,其中明确记述祈风经过的石刻有南宋淳熙元年(1174)至咸淳二年(1266)的13方,清楚记述祈风时间、地点、参加者姓名,以及“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的盛况。现存最早的一方是淳熙元年十二月初一,市舶提举虞仲房在通远王祠举行祈风典礼的勒石纪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祈风石刻满载着当年人们对风的敬仰,是研究泉州港海外交通的珍贵史料,也是中国人民与亚非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物证。

老君岩】位于景区南边的道教圣地羽仙岩下,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雕刻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它原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坊间传闻,老子骑青牛入闽后羽化成仙,在清源山下坐化成石像,故名“羽仙岩”。老君造像雕于宋代,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石像生动逼真、传神入画,可谓是“风过髯动、指能弹物”。石像神态和蔼可亲、平易慈祥,目光深邃而睿智;石像的面部特征明显,表情丰富,鼻子和颧骨突出,最为经典的是石像“有眼无珠”,古人把这个“无珠”视为老子“无为而治”,这是老子思想由内而外的写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更多2015年m88目录

评论